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09年第17期 > 正文
编号:12053228
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发展进程探讨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9年6月15日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642KB,1页)。

    余永娟 徐建明 陈燕 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检验科;武警海南总队医院检验科;

    【摘要】目的:探讨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中所占比例及其发展进程。方法:选取近年来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患者,进行抗HCV及乙肝五项的检测,对结果进行分析。结果:抗HCV阳性者38例,占22.5%,其中乙型、丙型肝炎合并感染3例,HCV阳性者,均有输血史,输血至肝硬化发生最长45年,最短17年,平均26.85年。结论:丙型肝炎慢性率高,转为肝硬化概率高,严重威胁的人类的生存和生活。需要医务工作者提高警惕,加强丙型肝炎感染的预防与早期诊断,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 血液传播 HCV抗体 腹腔积液

    【分类号】R512.63;R575.2

    丙型肝炎病毒(HCV)是经血液传播的一种高度异质性单股正链RNA病毒[1]。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,偶可经性行为传播。丙型肝炎起病隐匿,但易转成慢性,形成肝硬化[2]。笔者近几年对于我院就诊肝硬化患者HCV抗体检测进行了分析,现将结果报道如下:1资料与方法1.1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1月
------
     [摘要]目的:探讨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中所占比例及其发展进程。方法:选取近年来就诊于我院的肝硬化患者,进行抗HCV及乙肝五项的检测,对结果进行分析。结果:抗HCV阳性者38例,占22.5%,其中乙型、丙型肝炎合并感染3例,HCV阳性者,均有输血史,输血至肝硬化发生最长45年,最短17年,平均26.85年。结论:丙型肝炎慢性率高,转为肝硬化概率高,严重威胁的人类的生存和生活。需要医务工作者提高警惕,加强丙型肝炎感染的预防与早期诊断,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。

    [关键词]丙型肝炎后肝硬化;血液传播;HCV抗体;腹腔积液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R657.3+1

    [文献标识码]B

    [文章编号]1674—4721(2009)09(a)—161—01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642KB,1页)